隔物灸的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在确认包装无破损后,打开包装,取出隔物灸,将隔离膜撕去,按照传统隔物灸疗法贴于患处,至不再发热后更换。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因所间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古人记载有许多种,间隔物的种类也有很多种,现如今常用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饼灸。隔物灸除艾灸的特性外,还受所用间隔物质的影响,功效侧重有所不同。
生姜性微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因此隔姜灸多用于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大蒜味辛,性温。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隔蒜灸多用于疮疡、肿胀、腹中积块等疾病;《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盐能“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隔盐灸是用食盐填平脐窝,在上面置大艾炷施灸。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这几种方法之中,隔姜灸因其取材方便,应用更为广泛。
隔姜灸是把姜片放置在皮肤之上,再放置艾炷进行艾灸的方法。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这里所用的生姜是用老姜,而不是鲜姜、干姜。那么老姜是什么样的呢?
老姜,俗称姜母,外表呈土黄色,表皮比嫩姜粗糙,且有纹路,味道辛辣。这里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选取合适的姜后,将姜切成一元硬币厚度左右的姜片,在切的时候这个是最低厚度,不能比这个再薄了,如果说您比较不耐热,切厚一点也是可以的,上限大概可以是两个硬币的厚度。当然如果要追求精度,可以用尺子衡量过后再切。姜片的大小可以覆盖穴位即可,然后用牙签或者针,在姜片上扎几个孔,这个是不能省略的,这样是在艾灸时便于灸火透过姜片。最后,在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
隔姜灸要灸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说,艾灸5~10壮,这里的“1壮”就是一个艾炷,然后穴区局部出现潮红为宜,这样就可以了。在施灸的过程中,如果感觉穴位皮肤有灼痛感,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另外可以根据隔姜灸的部位和病症不同来判断姜片的厚度,如果是皮肤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如果是急性或疼痛性的病症,姜片可切得薄一些。隔姜灸的温度上升得慢,下降得更慢,这与生姜的特性有关。更换艾炷,一般是在艾炷燃至三分之二或者感觉灼痛时,选择更换。在艾灸时,如果觉得烫,可千万不要忍着,烫出泡了就得不偿失了,可以移开,间隔几秒再移回来。
隔姜灸的艾柱可以用艾绒搓成艾柱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方法。不要太热,容易灼伤皮肤。艾绒建议使用好一点的艾绒,没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