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思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欢迎您!
24小时服务热线400-996-8099
行业资讯

国产大型医疗器材如何占领国内市场

作者: 日期:2019-09-04 人气:3218

医院内核磁共振,心电图机等这些大型的医疗器材,绝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牌进口机。近几年,我国医疗器材行业迅速发展,为何大型医疗器材还是无缘三甲医院呢?国产大型医疗器材如何占领国内市场?国外的大型医疗器材技术和推广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售后服务也跟得上,对于国产大型医疗器材来说,核心技术缺陷就是最大的弊端。医疗器材要求的是技术的准确性,如果技术不达标,将很难说服购买。

近两年,国产医疗器材发展的话题频频被提起,但在综合性医院里,进口品牌依然牢牢占据着大型器材的垄断地位。国产大型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缺乏、品牌推广不力和售后服务不佳使得医院在采购时纷纷选择外国品牌;而在这三个原因之下,长期政策导向的缺失,才是国产大型医疗器材难以走进三甲医院的根源。

守着巨大市场,却根本卖不出去。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材有庞大的市场规模。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医疗器材市场规模为2556亿元,约占全球销售规模的7%,排名世界第二。另一方面,在三级甚至二级医院的大型高端器材中却难以看到国产品牌的身影。我国正在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80%的CT、中高档监视仪,85%的检验仪器,90%的超声波仪器、磁共振器材、心电图机都是国外品牌。

国产大型医疗器材在三甲医院中缺席已经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曾在医院做普通外科医生对记者说:“从进入医科大学到最后离开医院这将近10年时间里,我接触到的高端器材几乎就没有国产的。”无奈:技术、推广、售后整体落后,想用国产不容易。当被问及为什么不采购国产大型器材时,器材采购的基本标准是安全性、有效性、先进性和性价比,很多国产器材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在“有效性”这一点上就已经被淘汰了。“以核磁共振仪为例,现在国产的共振仪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上的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国内公司只做了组装的工作;而且目前最先进的共振仪,根本就没有国产的,医院当然只能买进口的。”

核心知识掌握不了,自然也无法谈及对品牌技术的推广。据了解,国外先进医疗器材公司每推出一项新技术或新产品时,都会在国际性会议上进行推广。这些公司还会邀请购买了自己器材的医院参加大型研讨会,为医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国内医疗器材公司很少能提供这样的机会,全球医疗器材的话语权都被少数的国外品牌掌握了。技不如人,产品销售情况不佳,公司可用作售后服务的投入也就不多,而售后恰恰又是医院采购器材时非常关注的一点。在三甲医院,每天有大量病人就医,如果器材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对医院和病人来说都是很大的困扰。

我国的高端医疗器材有很长时间都完全依靠进口,当意识到要做自主研发时,在数据、技术方面都是一片空白。而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我国医疗器材行业绝大部分还是民营企业,能够投入研发的资金、人力十分有限。力量不集中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有国企、央企在政府支持下牵头做研发,我国的医疗器材领域将得到飞速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市场容量太小,国产医疗器材的销售收入不足以支持高额研发支出。没有高额研发支出,就无法开发出高附加值、溢价销售的高端医疗器材,也就没法形成正向资金循环。这使得国产医疗器械曾多年徘徊于低端市场。

创造力也好,匠人精神也好,质量情操也好,都需要充足的研发支出来保障。做不起概念验证实验,如何发挥研发人员的创造力?造不起大批原型机,如何展现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无法添置昂贵的高精度加工器材,那么产品一开始就会埋下质量问题。总之一句话,高端制造业就是拿钱堆出来的,没钱寸步难行。

除了研发,国产医疗器材的销售同样需要支持。同一种试剂,用国产原料配制精确度为95%,进口原料配制精确度为98%,虽然在临床上95%的精确度已经完全可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很多医院还是选择采购进口试剂。“如果对于这些已经与国外品牌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医疗器材给予政策倾斜,规定它们在医院的采购中必须占一定比例,使公司在资金和临床数据上都得到支持,那3%的差距很快就可以得到弥补。”

这20年,我国的许多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但国产高端、大型医疗器材却还停留在模仿、组装的阶段。要弥补技术的不足、人才的缺失,最根本的是要有政策层面具体、有效的支持,否则,国产高端、大型器材在三甲医院的缺席还将延续。国产大型医疗器材占领国内市场,必须从技术和资金方向解决。只有核心技术研发成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在国家的大政策下,我们相信,国内大型医疗器材必然会成为国内医疗器材行业的中流砥柱。



0
0